在寒假看了《自控力》,怎么说呢,结合了最新的科学发现,昭示的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对于我这种没有自控力的人来说,挺有帮助的。
下面是我的读书笔记(拙劣的思维导图),依旧只是记了我觉得对我有帮助的几章。
因为我懒,就只附带一点文字说明吧= =
Chapter 4
善导致了恶,所谓的道德许可效应
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通过一项关于性别歧视的测试,发现强烈驳斥了性别歧视言论的学生,因经过“驳斥”后感觉良好,所以放松警惕,以致后面得测试中更容易作出有歧视色彩的决定。他们称这种现象为“道德许可效应”。
我们其实一直都知道,我们会沦陷于诱惑。我们为自己编造无数的理由和谎言,来为恶性辩解,其实,真实的我们只不过是想做坏事,单纯想做坏事而已。
要牢记啊,那个善良的自己,真正想要变好的自己,才是正确的自己!
对未来的想象与寄托
我们都会努力说服自己,明天的我会做得更好,今天就暂时放纵一下吧。
减少对未来的想象与寄托:减少行为的变化性
倒逼自己。在变化性减少的情况下,一方面让自己愧疚,另一方面,由于大幅的减少会导致反弹,适当的减少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Chapter 5
多巴胺
我们就像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
我们就像自己控制电击器的小白鼠,不停地电击自己以求获得快感,即使筋疲力竭也在所不辞。
QQ、微信、微博,就是现代版的电击器。
多巴胺也许是好的
给自己做的正确的事情,一些小奖励。
多巴胺也许是坏的
奖励的承诺而非奖励
多巴胺给人奖励的承诺,而不是奖励。
通俗地说,多巴胺使人产生追逐某一样事物的强烈的欲望,使人相信,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快感、带来快乐。它并没有直接给人快乐,而是给人追求快乐的动力。但实际上,结果快不快乐并不重要。
增加了压力和焦虑
在放慢的过程中,大脑会意识到正在追求的东西反而带来了痛苦。
为了使人追逐快乐,多巴胺会增加压力,以便让人更歇斯底里地追求虚无的快乐。
放慢追求的脚步
在放慢的过程中,大脑会意识到正在追求的东西反而带来了痛苦。
区分让我们生活有意义的真实的奖励,与让我们生活更糟糕的奖励承诺
Chapter 6
改变的承诺
我要改变!!!
想象得过于美好,过于乐观,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Chapter 8
利用自己的情绪
人脑情绪的生理基础比理性的生理基础更加原始,更接近底层,因此也就更有效。
- 本文作者: YA
- 本文链接: http://www.yuuuuang.com/2018/04/22/《自控力》读书笔记/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