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模块化、对象和状态
Mεταβάλλον ὰναπαύεταιw
(Even while it changes, it stands still.) —Heraclitus
Plus ça change, plus c’est la même chose. —Alphonse Karr
上一章实际上叙述了基于被模拟结构去设计程序的结构,而这一章将阐释两种不同策略:一种重点在于对象,另一重在于信息流。两种策略将使我们抛弃老的代换模型,转向新的环境模型。同时,因为时间成了最大的问题,所以还会引入并行概念。
赋值和局部状态
局部状态变量
我们以银行账户系统为例,为了实现一个可以实现取钱和存钱的银行账户,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其中使用了特殊形式set!,其语法是:
(set!
意即将
以上的程序设计有问题,因为balance是全局变量,任何过程都能访问到balance,所以我们就需要局部变量:
我们可以运用第二章学到的信息传递风格,完善我们的程序:
这样的设计方法非常精妙,值得再三品味。
赋值的优缺点
到此,我产生了以下疑问:什么叫赋值?
简单地说,赋值就是 set! 操作,动态地改变某一变量索引的值。
接下来我们会看到赋值具有缺陷,但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很多问题上,善用赋值会帮助我们加强程序的模块化。下面以rand过程的设计为例:
我们计划通过rand生成一系列符合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我们当然可以不用赋值,直接rand-update操作即可,但这会带来很大复杂度,我们以蒙特卡洛仿真为例:
我们知道,6/π^2是随机选取两个整数之间没有公因数子的概率,我们利用这个事实进行大量实验,最后就能得出π的近似值。
具体代码不在这写出,我只讨论需要用到生成随机数的部分。在对大量随机数的选取步骤中,采用赋值方式的rand,我只需要使用两次rand即可,而如果使用rand-uodate,我就需要显式地操作let ((x1 (rand-update x)))和let ((x2 (rand-update x1)))),这将会十分麻烦。
目前我们可能这样总结:运用赋值的方式,将会把哪些原本需要显式操作的过程封装起来,使程序更加模块化。但事实并非如此。
只要不用赋值,以同样参数对同样过程的两次求值,结果一定是相同的,所以可以认为我们在计算函数。就像我们在前两章所做的那样,不用任何赋值的程序设计称为函数式程序设计。
我又产生了这个疑问:let与set!有什么区别?
let是lambda表达式的语法糖,即:(let ((var val) …) exp1 exp2 …),为 ((lambda (var …) exp1 exp2) val …)。一句话,let就是lambda。而set!是赋值操作。
注:在scheme中,类似于set!,结尾加“!”是scheme的一种命名约定,表示改变变量的值。
在赋值下,无法使用代换模型。而代换模型的本质就是,一个符号其实只是一个值的的名字或者说是代号。但赋值则将一个变量变成了储存着可变数值的位置,可以说,变量与数值分离了。
函数式编程的内部是静态的,而命令式编程(即广泛运用赋值的程序设计)则是动态的,一旦将变化引入程序设计,就会混淆很多函数式编程中简洁明了的概念。
在函数式编程中,任何被定义的对象都是一个过程。举个例子,我定义w1、w2为运用函数式程序设计思维设计的银行账户,因为这个银行账户过程内部是静态的,故相当于将这个处理余额的过程传递给w1、w2,所以在本质上,w1和w2是一回事,它们都代表着一个函数,一个过程。
而在命令式编程中,任何被定义的对象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仍然拿银行账户为例,这个银行账户用命令式程序设计思维设计,同样定义w1和w2为两个银行账户,则两者就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了,w1的操作与w2的无关,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在运用赋值之后,通过等价替换去简化表达式的问题就变得异常复杂,对其推理也变得十分困难。
广泛采用赋值的命令式程序设计不仅会存在解释性困难的问题,还会出现额外的逻辑问题。以求阶乘为例:
这是函数式的风格:
这是命令式的风格:
如果我们对两个赋值操作改变顺序,就会出现错误,这个错误显而易见,不多解释。而这种错误绝对不会出现在函数式程序设计中。所以,在命令式程序设计中,需要我们额外思考赋值顺序带来的问题。
在生活中,从物理的角度看,每个独立对象都由数种独立状态组成,我和你有相同的独立状态名称:身高、体重、血压、心率……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两个对象之间的独立性呢?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两只粉笔,而这两只粉笔的所有独立状态参数都是一样的,比如说长度、表面粗糙度、重量等等,那么我们如何去区分这两只粉笔就是两个独立个体,而不是一支粉笔和其在镜子前的投影呢?答案就是改变,我把一支粉笔折了,如果另一只粉笔没有变化,那么就可以确定两支粉笔是独立的。但是,问题又来了,我现在拿出指甲钳剪下自己的一小片指甲,现在的我改变了,而一秒前的我没改变,那按理说我不该是我,或者换句话说,我无法判断我就是我,而赋值和对象的使用,则为程序设计引入了这样的哲学问题。
求值的环境模型
术语:
约束
约束变量(bound variables)
自由变量(free variables)
作用域(scope)
lambda表达式是约束变量的唯一方式,它是唯一能创建名字的东西。Define可以被避免。
两个规则
环境模型,本质上来说,是由一串由指针连接至父环境的序列。define操作将定义的对象固定在父环境中,这个对象指向形参和一串描述操作过程的代码。举个例子,假设我有以下操作:
那么他们在环境模型中的表示就为:
在调用这些过程进行具体的数值运算时,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子环境来储存参数的值,这个子环境指向父环境,获取过程的具体实现代码,创建一个将参数代入的具体过程,并将这个过程结果返回至上一级环境。
再举一个更通俗的例子,我设计了一个计数器:1
2
3
4
5(define make-counter
(lambda(n)
lambda()
(set! n (+ 1 n))
n))
想法是创建一个计数器,每次调用都会返回一个+1的值。我现在做了这样的操作:1
2(define c1 (make-counter 0))
(define c2 (make-counter 10))
我创建了两个计数器,一个起始值为0,另一个为10,这样的过程在环境模型中是这样描述的:
随着两个对象的调用,处于子环境的N的值一直在变化,我在命令行中输入1
2(c1)
(c2)
c1环境中的N就变成了1,返回值即为1,c2环境中的N变成了11,返回值即为11。就像是一股水流,从父环境经流c1、c2,在流动过程中进行具体操作,最后操作所造成的影响被水流裹挟,流回原处。
用变动数据做模拟
静态的数据抽象:构造函数、选择函数<——>动态的数据抽象:2 + 改变函数
表结构
数据与对象<——>同一和共享
考虑
1 | (define x (list 'a 'b)) |
与
1 | (define z2 (cons (list 'a 'b) (list 'a 'b))) |
的区别,z1是共享,而z2是同一,前者是对象,后者是数据。两者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进行数值变化后,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所以
1 | (eq! (car z2) (cdr z2)) |
的结果是FALSE,而
1 | (eq! (car z1) (cdr z1)) |
的结果是TRUE,这是因为(eq! x y)其实在检查x和y是否是同一个对象,而不是检查其内容是否相等。
改变即是赋值
我们对序对可以这样构造
我们可以将赋值内嵌在序对的构造函数中
精妙的cons
下面看一个由丘奇(Alonzo Church)定义的cons、car、cdr,
用lambda表达式定义的,不依赖于任何操作的完美的序对,太精妙了。
1 | (define (cons x y) |
太美了。
队列
根据数据抽象,我们可以将构造一个队列分离成三个部分:
*构造函数
1 | (make-queue)//创造一个空的队列 |
*选择函数
1 | (empty-queue? <queue>) |
*改变函数
1 | (insert-queue! <queue> <item>) |
高效插入和删除数据的结构:
如此一来我们只需要索引表的两个头,就能索引整个队列。
过程的具体实现:
**
表格
之前我们运用表格的方法实现了数据导向式的程序设计,通过两个关键词索引指向的过程,这次我们要设计一个基于表的可变动的表格。
一维表格
首先考虑一维表格,每个记录包括一个关键词和对应的值,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序对表示,那么很自然的,可以想到下面的结构:
其中,为了能够增加记录,我们需要将表序列的表头标记为“表头”,图中为*table*。
为了查找是否存在参数,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查找函数lookup。
为了插入一个记录,我们同样需要定义一个插入函数insert!
二维表格
二维表格的构造是基于一维表格的,直观上说,就是一维表格的延伸,在一维表格的第一个索引处建立另一个一维表格,结构如图:
其查看函数、插入函数就是基于一维表格两个函数的嵌套。
约束系统
就拿 $F=ma$ 这个公式来说,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循环的,我只要知道了其中的两个,就能求解出第三个。但依照之前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思维,我们必须要显式地设计求特定值的程序,即必须确定输入输出。求F的程序只能求F,求m的程序只能求m。而这一节就要介绍一种使程序不再是单一的input——>output,简单来说能够描述变量间关系的方法,即约束系统。老样子,我们先看结论再分析。
下面是一个用约束网络表示的$9C=5(F-32)$,华氏度与摄氏度转换的公式:
我们的想法是,当其中某个模块被赋值激活,它就会去唤醒与之相连的约束,进而去唤醒与之相连的其他模块,如果前一个模块包含的信息能够确认与之相关的模块的值,那么该模块就被前一个模块激活,以此类推。有点像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也有种追溯的感觉。
约束系统还要仔细看看P201~
并发
赋值将 时间 带进程序设计
并发将程序对现实世界的模拟更进一步、更加模块化、速度更加快
并发的问题与约束
尚未规范的并发会导致的问题:
对并发程序的限制:1.严格禁止;2.结果对照;3.也可以不限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控制并发的机制
串行化组:将不相关的进程都放在一起,形成一个个串行化组,组内的进程不能同时运行,不同组可以同时运行。
流
我们对赋值的引入,目的在于将程序更加模块化。由于程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物的模拟,我们试图将程序分成和组成现实事物一样的小部分、子系统,来实现更加优秀的模拟。但赋值的引入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我们不能更加数学化的编写和分析程序,而会去在意更多思想外的东西。但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是错误的呢?或者说,我们对事物的组成就是错误的呢?我们的看法错误,根据这个看法对程序进行模块化的改变,自然就是错误的。那么我们能否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个问题呢?
流处理避免赋值的同时实现状态的模拟,这样做避开了由赋值带来的弊端。流处理的好处是,建立了一个约定的接口,将每个过程可以作为一个公用的模块去任意构建程序。
表与流的区别
delay、force
流基本操作的表示
记忆化(对delay的改造)
无穷流
表示正整数
厄拉多塞筛法
隐式定义流:整数和斐波那契数
流计算模式的使用
序列加速器
- 本文作者: YA
- 本文链接: http://www.yuuuuang.com/2018/08/06/贰-《SICP》笔记:模块化、对象和状态/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