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对男女,最关键的还是看他们在一起有没有互相激发,并创造出高水准的作品,其余的指标,都太庸俗。
-巩俐
一
有时候擦肩而过一个女生,我会想,排除一切我已有的属性,构造一个理想空间,我作为一个理性人,纵然是这样普通的女孩,假如她一直以主动的姿态与我相处,我是否会动心。
进一步,什么叫动心?如我上面的表述,动心的原因是以主动的姿态与我相处,那么究竟是“主动”还是“相处”才导致了这种结果?而无论是哪一种,它们只是外在的现象,因此究其内在,它们怎样才触动我内心的某一块地方,而我内心的某一块地方又是什么?
“主动”说明了我内心的懦弱,而“相处”则是一个伪命题。假若我以“性是人一切行为的原始动机”为前提,那么我应该会对所有女孩子动心,而我之所以保持一分谨慎一定要满足“相处”这个条件,是因为我无法确定这个异性带给我的是否会大于我牺牲的。因此相处的目的就是确认未来将要建立的关系是否能给我带来利益,然而对方也必然抱着这样的目的,不过这不是零和博弈,因此并非针锋相对。
有的人确定“这个异性带给我的会大于我牺牲的”的标准,是这个人的家境、相貌、谈吐、举止,S/He 相信对方与自己门当户对是最重要的,而相貌则让自己看着舒服,谈吐、举止则迎合了自己对男(女)性的积极想象。
我说这叫大学生谈恋爱,不是高中生谈恋爱。
我心里多少有点浪漫主义的色彩,或多或少相信柏拉图的说法,他说每一个人都是被上帝劈成了两半,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另一半。
他们每个人都会想,这正是他们许久以来所渴望的事,就是和爱人熔成一片,使两个人合成一个人。
这一切就在人类本来的性格:我们本来是完整的,对于那种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所谓爱情。
-柏拉图《会饮篇》
我觉得,这是一种metaphor,他所说 “对于那种完整的希冀和追求”,暗指一个人更喜爱那些在本质上与自己互补的人。追求自己的另一半,实际上是在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因此爱人间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热烈纠缠,这种纠缠是以求 “和爱人熔成一片,使两个人合成一个人。”
目前来看,我和丁一帆就是这样。
二
最近有学弟加我,问我一些问题,最典型的问题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说实话,这个问题不该由我来回答。
首先,我没有优秀到可以传授成功学,我也在成长在摸索在问真正优秀的人“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其次,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不同的观点之所以存在,并扎根对方的意识,必定也是反映了他们的教育背景、价值认同和喜好偏向。与其问我这种问题,不如在知乎、豆瓣等平台搜索,看看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是如何过自己的日子的。
再次,这个答案大家都或多或少知道了,敬畏、谦逊、保持好奇、勤恳……毕竟我们的社会早就从我们记事开始规范、引导我们成为怎样的人,但正是因为这样,大家才会明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仍然“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所以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倘若让我说说我的所悟,那么我会说说类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几个词语,这些话在几年前我会觉得无趣、死板,但经历过很多事,思考过很多问题后,确实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所以我认为我能给予学弟们最好的建议是,多去体验。
我喜欢观察优秀人的生活,所以我尤其喜欢像小啮齿动物在冬天厚厚的白雪中寻找食物一样,寻找他们的博客,看看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对世界的看法。在他们的叙述中,我就能看出他们或多或少表露出来的态度、性格,但倘若我发一封邮件去问他们“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想他们也不会带来比我看他们的日常博文更多的东西。当然,系统学习、认识、研究过这些问题的人除外,比如说刘未鹏老师。总的来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它就像人体散发的热量,由人的肌肤开始四处蔓延,挥散在冷空气中,没有专业的仪器,你无法精确测量数据,没有数学工具方法,你无法从数据中归纳出简洁优雅的定理。
(写上面这段的时候,我一直在纠结,“优秀是一种习惯”这个结论应该放在叙述之后,还是之前;是作为总起,而后文进行解释,还是先举出具体例子,最后概括为一个抽象概念。我想了想,这个结论是我归纳而不是演绎出来的,按照正常的思考顺序,还是放在后面吧。)
说到有学弟加我,是因为我这周三参加了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作为高年级代表发言了,所以才有两个学弟加了我。
我和丁一帆唠叨:
-“这次演讲,前面一排的几个学妹听得挺认真的。”
-“咋就没有学妹加我呢?”
她回应:
-“你再说?我把你按在地上锤爆!”
😭😭😭
三
我习惯在做一些机械性的活动时(洗衣服、走路上课、吃饭),听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听听VOA,听听喜马拉雅,听听赖世雄美语……昨天在听晓说的时候,听到芝诺的“阿喀琉斯和乌龟”的悖论,百思不得其解。
你说用微积分吧,其实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1.999999999……就等于2了,极限不是永远只能近似而无法达到么?阿喀琉斯无限接近于乌龟,那么他就算追上乌龟了?我知道我的想法肯定有误,但是要搞清楚哪里有误,恐怕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后来看到一个非常棒的解释。我相信这只是一个角度的解释,还有很多个不同角度的解释,但是这个解释我看懂了。
还有一个解释,我个人比较喜欢,但是实际上没有正面回答芝诺悖论。
康德认为,所谓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其实是人天生就具有的。因为只有在时间和空间的“眼镜”下面,我们才能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由于我们天生的观念(或者偏见?)我们所认识的世界跟真实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康德把我们所无法认知的物体,即最真实的物体,称之为“物自体”。这种东西我们从本质上就无法认知,只要我们还是人类。
如果从康德的理解出发,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么一些东西:首先关于时间空间的概念本来就是天生的,既然如此,那么也不用纠结于是否无限可分,反正都是我们心灵投射在世界的假象而已。其次,我们作为人类必然带上时间和空间的有色眼镜,但这种有色眼镜会让我们的理性陷入到矛盾之中。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靠信仰。既然理性解决不了,那就取决于你相信哪种解释了。
芝诺悖论尽管上在科学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在哲学上依然拷问着我们的理性。只要我们还是人类,这种理性的矛盾势必将伴我们终生,但这又是我们作为人的证据。对待芝诺悖论我们有几种方法:
第一,坚信世界是有限可分的,这是比较贴近科学和现实的做法,即使要承认历史和电影没有区别。
第二,相信世界是无限可分的。无法从哲学的高度上说你是错的,你也无法在现实中体验你是错的,而且你认为历史不应该是一部电影。
第三,既不相信世界是有限可分的,也不相信世界是无限可分的。然后在思考和矛盾中痛苦而又真实地度过这一生。
这不是选择题,这是一个信仰的问题。
-作者:杨韬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339061/answer/59008744
-来源:知乎
- 本文作者: Yuang
- 本文链接: http://www.yuuuuang.com/2019/09/07/周记-爱人-优秀-芝诺/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