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做事情就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想法,不要为了做而做,太滑稽。
一
今天心里有一个想法,于是记录下来,结果就像鱼钩,把更多的想法都从脑海中钓了出来,于是想起来冷落很久的博客。博客写得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想过这个问题。下面从两种博文:随笔、技术文章,展开说。
就随笔来说,当我接触新的想法时,我受到的快感,比如顿悟、好奇,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所以不会像一个发现好东西想要与他人分享的孩子一样,开心地将其记录下来。之所以变得更加迟钝,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够系统但是初具雏形的认知框架,所以不再像一张白纸一样对外界的大部分输入都有强烈反馈,大部分值得记录有价值的想法,已经内化在了我的日常生活中,对我来说如呼吸般自然,没有人会把自己如何呼吸记录下来分享,因为那太普通了;另一方面,则是自己现在没有像以前那样频繁、深入地接触各种新的信息。具体来说,看的书越来越少,看电影和电视剧多了起来,各大视频平台短视频化后,我轻易地就被无处不在的短视频吸引。
就技术文章来说,主要问题是成本问题。目前,我对“记录所学内容”的需求不高,但是写技术文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在权衡成本之后,我选择不写技术文章。
结束批评自己博客写得少,接下来开始记录自己的想法。
二
以前,我会崇拜那些拥有很多技能的人,因为我觉得那些拥有我所没有的技能的人,很厉害。比如说,我以前会主动去学各种编程语言,为此我接触了各种类型的十几个编程语言。现在,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我觉得一个人能够拥有很多技能,值得尊敬,但是不值得我崇拜乃至贬损自己。对我来说,关键不在于技能的多少,而在于能否用自己的技能去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工作的问题,以及学习技术的能力。
也许一个人拥有很多技能,但是如果ta把握不好生活中的机会,不能有效发挥自己的技能,那么实际上达成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之所以有这种感悟,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些我曾经崇拜的对象,因为各种原因错失机会,最后得到了与自己能力并不相称的回报。
三
今天吃饭,和朋友聊到留学申请。我没有申请很多学校,因为没有申请美国,所以剩下的选择就很少了。我象征性地申请了几所学校,朋友们觉得不解,因为以我的条件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目前,我对未来的生活没有太大的野心,我想多读点书,因为我享受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不想太早工作,因为工作之后就不那么自由了。至于在哪儿读书,不是学校名气越大就越好的。对我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能够融洽相处的导师,做一些真实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事情,就够了。当然学校越好,找到好导师的概率越大,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概率也大,但这不是必然的关系。我当然会去争取更好的平台和资源,那是为了服务自己的目标,倘若付出一切的辛劳就只为了争取平台和资源,那真是本末倒置了。我以为,做事情就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想法,不要为了做而做,太滑稽。
不过,这只是我目前的想法,我觉得它合理且令人舒适,所以记录下来而已,得持批判的态度看。毕竟,首先,人习惯性地会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第二,人总是成长的,一段时间后再看这个话题,肯定会有新的想法;此外,没有人会预料到自己在新环境中的成长,所以肯定会更偏向于待在自己已经熟悉、舒适的旧环境中。
有些时候为做而做也不是一件坏事,目的性和纯粹性要结合在一起,任何事都要辩证地看,目前我还是把握不好这两者的度,有时候目的性太强,有时候太傻太单纯。
- 本文作者: YA
- 本文链接: http://www.yuuuuang.com/2021/03/29/随笔-目的与纯粹/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