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0日一个普通的下午,距离我的新国大博士面试刚刚过了一周。我吃完中饭,在床上坐着休息,收到新国大的邮件,通知我被录取为博士学生了。一般来说,录取结果会在面试的3-4周后发给学生,然而我收到offer时距离面试只过去了1周。这么快就拿到了offer,说明我在committee看来是竞争力很强的申请者。我激动地和帆分享了这个消息,和她一起欢呼雀跃着;然后赶紧通知了我的导师;又分享给了2位在申请期间受我咨询的几位博士同学,向他们表达了谢意;再给我在川大指导科研的老师发了微信,向她表达了感谢;最后通知了我的父母,和他们一起开心激动着。
我从不会想到我能这么顺利拿到offer。鉴于疫情以及中美关系,如今新国大的CS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选择。2020年、2021年入学的博士学生,学术水平都很高,大部分都来自C9中上、以及同等水平的学校。此外,也有很多早已做了多年研究助理、手握好几篇顶会的前辈,选择来新国大读博士。我自知我的水平实在不及他们,因此我从来没有指望这次申请会成功,早就开始打算失败之后的计划。如今能得到如此漂亮的结果,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了。我想趁我还没有忘记,把这些事情总结下来,做一个纪念。
总结
我能成功申请到新国大的博士,客观上说有三个原因。
- 我的导师给我写了推荐信,为我说了很多好话。他的推荐信对我的申请有巨大的帮助;
- 我是新国大的硕士,和新国大本身就有一定的联系;
- 截止申请的时候,我已经投稿了3篇学术论文,即使当时都没有发表,但至少能证明我具备了一定的学术水平。
基于这三点,我能被录取,其实是比较自然的。但是,新国大的竞争非常激烈,我能被录取也是我运气非常好。毕竟每个申请者都很厉害,有很多人是在新国大读书、做研究,同样有计算机学院的老师写了推荐信,不只有我一个人和新国大有这么强的联系。
如果要用三个词来总结的话,我觉得是主动、努力、运气。我们需要运气才会遇到机会,但是遇到机会还不够,还要足够主动和努力,才能去抓住它。
一个冗长的故事
我一直觉得,能有这么好的结果,应该归功于我的导师,他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
我和他的相遇非常有缘分。我是在2021年参加新国大和四川大学的合作项目NGNE时认识他的。这个项目要求我们在新国大上2门课,然后和新国大计算机学院的老师做一个科研项目,分数达标了就可以直接到新国大读硕士。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老师,和ta一起做科研。选择老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学院提供的教授列表里中选3-4位老师作为我们的意向老师,然后再由这些意向老师来挑选我们。
当时他不在教授列表里,所以我的首要意向老师是一位看起来非常亲近、和蔼、年纪较大的老师Terrence Sim,他的研究领域是Computer Vision。查看他的个人主页时,我看到他每年都会在他教的课中cosplay巴斯光年,完全没有一点架子,几乎每年都会获最佳教学奖。我是一个比较坦的人,更关注老师的人品而不是学术能力,所以我把他作为了我首选的意向老师。
很快,他就和我约了一次线上面谈。我当时以为他已经确定要指导我了,这次meeting只是普通的聊天,互相增进了解罢了,所以没有做任何准备。此外,当时疫情严重,我在家上网课,日夜颠倒浑浑噩噩,态度很消极甚至抑郁,所以更不会积极地去准备。怎料,这是一个面试,他想要了解我的学术能力,看我是否适合做他的项目。他首先问了问我之前写的一篇论文,让我聊聊这篇论文。当时距离我投递这篇论文,已经过去了整整1年,所以我对这个论文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而我也没有做任何准备,自然说得支支吾吾,以至于他完全不理解我的研究。我再三解释也没办法说清楚我的论文,他只好转移话题,又问了问我有没有学过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和模式识别(patter recognition)的课程。ML我其实非常熟悉,在大一就把周志华的西瓜书全部啃完了,而PR则是我当时正在学习的内容,我当时在死磕一本模式识别领域的“圣经”《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我每天推公式写笔记,学得很扎实。但很奇怪的是,这些我都没有和老师说。我只是说我在Coursera里上过machine learning、deep learning的课,patter recognition则是完全没上过课。当然了,我说的都是实话,我确实上过ML、DL的课,我也确实没上过PR的课,但是老师问我“有没有上过这些课程”的时候,其实是想了解我对这些领域的是否已经有基础了,而不是真的问我有没有上过“课程”。实际上我所有的科研和学习都是和这些领域有关的,我竟然完全没有提到。如今回想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对于这次面试完全没有准备,当他问我这些的时候,我完全懵了。
最后,他因为没有明白我的论文,所以让我把论文发给他,他再研究研究,但是因为面试后的沮丧以及一直待在家中的抑郁,我竟等到了第2天晚上才发给他。我附上论文,诚恳地向他诉说了我的动机和热情,以及对于他目前关注的科研项目的理解。结果可想而知,他没有回复我,最后我被pass了。管理老师发我邮件,说我的所有意向老师都不能指导我。其中,有的老师觉得我和他们的研究领域不匹配,所以把我拒了,有的老师已经有指导的NGNE学生了。所以管理老师只能帮我选一个我意向之外的老师。当时我很沮丧,因为我其实完全没有展示出自己原有的能力,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过了一周左右,管理老师通知说他们帮我联系了一个教授,约我和他聊一下。这一次我吸取了教训,认真准备了我的经历,做了一份演示文稿,方便我做自我介绍,还练习了英语。当时我已经回学校了,保研夏令营的事情如火如荼,前几天我的室友还在面试清华深圳研究院的硕士,我在学校成绩不错,按GPA算,在280个人中排名前5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完全没有想过保研,我一直都只想着出国读书。之后看到我的好朋友们一个个都去了上交、清华这些很好的学校,我有时也会妄想过如果我保研会怎样。
当时我和他约了10点聊一聊,直到10点半他才姗姗来迟,他说之前在开会,所以拖延了。我和他做了一番介绍,然后他没有问我问题,直接向我介绍了他的项目,说他现在有两个项目,一个是用GAN重建3D场景,还有一个是通过分析人体行为数据来提高medication adherence,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觉得这个不是很难,而且我也挺想做一些医学相关的内容。然后,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他成为了我NGNE的导师。
接下来,我顺利地到达了新加坡,参加NGNE项目。
我当时住在PGP,PGP是一个年代很久远的宿舍群,这个宿舍群建在一个“大坑”里,所以宿舍的底楼被叫做B2楼。因为年代久远,所以寝室里没有空调,而新加坡又湿又热,更致命的是我就被安排在B2楼,住在这个大坑的底部里,因此更热更湿,还有小虫子小蜥蜴从窗户钻进来。当时是一月份,国内非常冷,到了新加坡则是大夏天,这一来一回,又住在这种环境里,我自然适应不了,前几周每天失眠,上火,真的苦不堪言。后来就慢慢适应了,人的适应能力真的非常强。
在参加NGNE的这个学期里,我非常努力,每天做项目从早上到凌晨,一刻不停,做梦都在想怎么处理数据,有时候甚至通宵看论文写代码,只为了跑通代码从而在第2天开会的时候能展示更多的成果。我起早贪黑地做科研项目,最后非常幸运地受到一篇医学图像论文的启发,提出了一个模型,完美地解决了老师之前一位博士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达到了当时业界最好的结果,最后项目的论文发表在了一个国际会议的workshop上。
因此,我顺理成章地通过了NGNE项目,继续在新国大读硕士。之前和我导师一起吃饭,我和他聊过我想读博士的事情,所以他清楚我渴望继续做科研,又因为在NGNE期间我们愉快的合作,他也主动提出让我在硕士期间继续我们的科研项目。
新国大的CS博士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我2021年8月份来新国大读硕士之后,并没有想过马上申请博士。我打算再做1年的研究,积累更充实的学术成果之后,再申请次年的(2023年秋季)博士,因此我也没有和老师交流过2022年秋季的申请。结果是他主动问我申请的情况,鼓励我去申请2022年秋季的博士,我才鼓起勇气去申请的。
即使如此,我对这次申请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想着了解一下基本的申请流程以及面试情况,方便来年再战。在申请期间,我产生过很多消极的想法,常常妄自菲薄,甚至想着不再申请博士,直接去工作了。我和导师吐了很多苦水,我说我是一个悲观的人,我觉得自己这次申不到博士,下一次也申不到,因为这两轮申请不过差了4、5个月,在这期间我不可能会有更强的科研经历和成果;再来,因为疫情和中美关系,新国大博士的申请难度只会越来越大。所以两方面综合来看,我只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老师一直在鼓励我,给我打气,说他给我在推荐信里说了很多好话,而且即使申不上也没事,等我硕士毕业了他会给我一个全职研究助理的位置,继续做科研,好好发论文,直到申上博士为止,让我别对未来发愁。
如今回想,他肯尽心帮助我申请,有三个原因:
- 我的动机很强烈。我一直都在向他表达我想读博士做研究、和他一起工作的想法;
- 我和他的关系融洽。我们的合作一直都很愉快,我帮助他非常好地解决了一个研究课题,所以他也认可我的能力;
- 他目前很缺学生来做科研。他的最后一位博士在2020年就毕业了,目前只有三位co-supervised的博士生,因为如此,他在2021年几乎没有学术产出。
而这一切,似乎都源于一系列的巧合:如果我和当时首选的NGNE老师Terrence见面时,没有犯其中一个低级错误,我很可能就不会被他拒绝,那么我也不可能认识我导师,更别说后面这一串故事了。
- 本文作者: YA
- 本文链接: http://www.yuuuuang.com/2022/03/31/博士申请的总结/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