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开学了,该回归学生的角色了。这也意味着我应该把之前写周记、总结生活的习惯捡回来。周记不仅有纪念意义,还对我有很多实质性的帮助,比如提高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应该坚持啊!
【叶隙集】第25篇的主要内容:准备换电脑了,角色的转变要求思维方式的转变,阅读笔记。
生产工具
现在我用的电脑是17年的最低配置MacBook Pro,因为是叔叔阿姨送我的礼物,所以没有走教育优惠,花了1万4买的。那时候MacBook Pro激进地上了touch bar,又为了把机身做薄而取消了除type-c之外的所有接口(现在新MacBook Pro又重新回到了之前的设计,去掉了touch bar,加上了之前去掉的接口,真是一个很有趣的轮回)。因为我从来没有用过MacBook,所以到手便觉得十分惊艳:机子轻薄,太空灰散射着光,在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的颜色,简直不是一台电脑,而是艺术品。当时我是一个敏感多愁的男孩,十分害怕受到关注,在学校图书馆里拿出这台MacBook都会觉得羞涩不好意思,因为经过的人总是会不经意地瞟一眼我的电脑。四川大学地处西南,吸纳了很多条件不是很好的同学,而且就算有条件,也很少有同学愿意花上万去配置一台性能一般、不能玩游戏的笔记本,所以用MacBook的人很少。如今在NUS,几乎所有人用的都是MacBook,一方面当然是MacBook相比以前性能提升了非常多、降价了非常多,更多人能负担得起这个价格,另一方面也是新加坡的收入水平更高,本地人生活更富裕。
这台电脑用了5年,如今速度变得很慢,多开一些窗口就会发热,风扇狂响。电脑老旧的配置和寿命的减少,已经困扰到了我日常的科研学习。这段时间常常在我和老师开会的时候出现一些小问题,很影响心情。上个月做RA发了3000新,于是干脆又贴了1000新,用2万人民币不到买了一台中等配置的MacBook Pro。对比这两台电脑的配置,不得不感叹科技发展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5年前花1万4买的MacBook Pro,只有8G内存、双核i5的CPU和256G空间,而现在花2万买的MacBook Pro,拥有32G内存、10核M1 Pro的CPU和512G存储空间。很期待新的电脑,相信在使用体验上会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学习/工作之内
每次父母关心我,在微信群里问我在干什么,我都很难回答他们我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学习,应该是学习未知的东西,了解新的事物。工作,是为了完成一个目标而做的努力,更偏向于体力劳动。我觉得我如今做的事情,更像是工作,而不是学习。
博士学生做的事情不再像本科和硕士那么有指向性,而变得更加宽阔和未知。这段时间我围绕一个想法做了很多尝试,但一直不见理想的效果。想试试其他的方法,但是因为不知道相关领域的名词,连搜索都不知道该如何搜索,像极了一只无头苍蝇在乱窜。想起一个哲学命题:人不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是啊,我该如何知道我不知道的东西呢?只能四处乱窜,运气好的话就能碰上一些有用的东西,然而运气不好才是常态。
如今回首,突然发现上课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们有教材,即领域专家对领域知识进行提炼和概括而成的框架化的知识体系;我们有老师,同样是领域专家,知道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上课就像吃菜,已经有人把食材洗净、整理好,炒成一盘菜端在我们面前,我们只消吃了便是。之前看到有人发表这样的言论:如今的学习资源俯首皆是,为什么还要花钱去学校上课呢?是因为学校会帮助我们从海量的资源中选择、提取和精炼最有用的知识,这个工作对于个人来说是很难完成的。我深以为然。
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经历和学习。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不同的问题,我应该跳出之前的思维框架,去修正甚至重构它。
学习之外
最近有在坚持小强度的运动,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学习热情。周末会去拥抱大自然,到附近的自然保护区徒步。老是闷在一个小空间里,身体和心理都会生病,毕竟人类漫长的进化是为了在草原上奔跑,而不是坐在电脑前打字。
之前零零碎碎看了一些有关生活方式和态度上的文章,摘了几条我觉得有意思或者值得模仿的指导意见。首先是一篇在Github上看到的有关科学管理人体的文章:
- 睡眠时段接触光源,会引起接下来几天的多巴胺水平下降。
- 冷水浴能够提升多巴胺释放到 baseline 的 2.5 倍左右,且持续时间更长,能达到 3 小时左右。建议使用 10-14 摄氏度的水温,注意安全。此外冷水浴也不需要太频繁,每周 11 分钟左右足够。如果已经习惯了冷水浴,那么也就没有释放多巴胺的效果了。
然后是一篇关于lex fridman, 一位MIT的AI研究员如何过自己的一天的文章。他的一天非常令人震撼,自律到让人觉得是一台机器。他的生活方式有很多值得我借鉴:
每天起床,在脑海里过一遍“咒语”。
未来5年的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比如今年2022的目标);
对今天计划的设想,以及延伸出来的图景化想象(比如我把今天的计划做完之后,会产生如何的影响);
对自己的约束(比如一天只能玩10分钟手机,每天锻炼身体,健康饮食);
感激生活、感激生命。
每天有2个deep working session,每一个session有4个小时,期间必须只专注于工作,除了工作、喝水和上厕所外,不能做其他的事情。
健身。
每天跑10公里,期间只听白噪声或者有声书;
做核心力量训练,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持续20-30分钟。
阅读。花2个小时阅读,1个小时阅读专业论文,1个小时阅读文学书。
基于现有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可以量化的训练,来改善自己的身体条件,最后改善自己的意志,对我来说和魔法一样神奇。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
阅读
最近在看Kevin Kelly的《失控》,只看了前面四章的内容。这本书名为”失控“,我以为会讨论有关科技会如何高速发展乃至失控的问题,但前面的篇幅实际上都在讨论什么是智能和如何实现人工智能。核心的观点是:人的智能或者意识,是一个分布式的结构,由很多不同的模块组成。在这个架构里,不存在一个来自上层的权威来控制和协调它们,它们只是各自相对独立地运作,必要时相互交流。多个子模块就这样松耦合地运行,最后将所有模块的输出杂糅在一起,意识便涌现了。这个观点很叛逆,因为遵循这个观点进一步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人的意识是一种近乎随机的过程。正如书中所说的:
心智的这种微混沌特性比我们所能体会的还要深刻,甚至让我们的内心感到不安。(之所以不安,是因为我们会发现)心智活动很有可能就是一种随机或统计现象——等同于大数定律。这种随机分布式鼓荡生灭的神经脉冲群落构成了智力活动的基石;即使给定一个起点,其结果也并非命中注定。没有可重复的结局,有的只是随机而生的结果。某个特定念头的涌现,都需要借助一点点运气。
-凯文凯利. 失控 (pp. 64-65). Kindle Edition
这个观点和我最近看的一篇文章的主旨非常相似,这篇文章很有启发,至少给我展示了一个不同角度的思考。
这篇文章名为《松耦合,语义界面,及人工智能》。松耦合是一个软件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这实际上也是自然界各个系统的运行方式:当单个系统发展得非常复杂时,控制系统发展的“管理者”往往会重新创造一个新系统,然后把旧系统封装起来,只允许新系统调用旧系统提供的语义界面接口,等到新系统也变得复杂到难以维护,则重复以上的做法。多个紧耦合的小系统就这样凭借着统一的语义界面,互相合作交流,从而组成一个松耦合的大系统,发挥更强大的功能。
人的神经系统也遵循这样的组织逻辑,有很多高耦合的小模块组成一个松耦合的大系统,每一个小模块都高度专业化,只负责管理特定的功能,模块之间有统一的语义界面使得它们能够互相交流、反馈甚至竞争。神经系统这样的组织逻辑,使得人的各种认知技能和知识组件能够独立发展,且能够互相交流,最终导致人的认知能力有更广阔的积累空间和潜力。
此外,在这个松耦合的组织逻辑下,每一个模块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面对输入的信息,会专注于不同的线索和逻辑,从而输出不同的结果。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神经系统具有内在稳定性,每一个模块都会约束彼此,从而让大脑最终整合出来的观点趋于平稳,而不会随着某些特定模块的改变而摇摆。举一个例子,小朋友的观点往往激进且随着输入信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长者的观点往往不会随着输入信息的不同而有太大变化。内在稳定性是可积累发展的基础,每个模块各自根据数据而训练得更加成熟;同时,新加入的模块也会进一步增强认知能力。
以一个更宏观的角度,自然语言是一个伟大的语义界面,使得“个人”这个庞大的系统能够与其他“各人”系统连接,促成了知识的交流,进而产生了国家、社会乃至文明这些更加庞大的系统。
反过来看,松耦合也会带来问题。因为不同模块或者系统之间的交流必须要确定一个语义界面,统一的语义界面虽然带来了合作,也会对系统带来束缚。举一个例子,Piraha是亚马逊雨林中一个部落的语言,这个语言没有数字系统,只有1、2和很多。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来检验部落土著的数字感知能力:研究员会在一张桌子上放一定数目的东西,讲Piraha的土著被试者被要求在另一张桌子上放同样多的东西。结果发现被试者很难完成实验,且数字越大,他们的表现就越糟糕。所以,也许跳脱框架约束的囫囵吞枣式学习是有用的,即使不知道学了什么,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模块。
- 本文作者: YA
- 本文链接: http://www.yuuuuang.com/2022/07/15/【叶隙集】25-生产工具、学习生活和阅读笔记/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