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
一
好久没聊了,其实也不是无话可说,更多的是找不到一个切入点。就像一瓶被封上保鲜膜的大瓶子,里面也许有水,但是有保鲜膜堵住瓶口,水是流不出来的,只有戳一个口子,水流才会慢慢把口子撑开,流量才会慢慢大起来。
有很多思路,往往就是在路上、课上的一瞬火花,不记下来就没了。这段时间我有点疲乏,一方面作业挺多的,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惰怠的原因,所以很多时候,突然很想写一点东西,但我会给自己找借口,”先把这个东西做完吧”。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这个东西”没有做完,也丢失了写字的欲望和灵感。
我觉得很可惜,以后的我——也许几个月后,也许几年后——当我无聊地逛着我的博客,会发现这几个月我的生活是空白的,我也许知道我在做什么(这段时间写过几篇学习笔记),但我永远都不知道我当时在想什么了。
我不知道我当时在想什么,是不是可以视为那时我在这个世界上的消失?哪儿有我存在的证据呢?
一个人存在的证据是什么呢?如果我有通过我的努力,留下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比如说我负责造了一座医院,我在家门口种了一棵树已经郁郁葱葱,那算一个证据。我爸爸今年调去南浔工作了,他说他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看到那座他倾尽了大量心血的医院建成,没有作为那座医院的院长为新医院建成而剪彩。我说没事的,人们都记得的,他们知道新医院的规划、建设都是你争取的。
“记得”。好像所谓物质的证据,最后还是成为了精神上的缩影,没有记忆寄托在物质上,这个物质有什么意义呢?是的,人们会记得,但是人们很快就会忘记,爸爸肯定知道这一点,但他没有打断我,他知道我也很难过,他应该知道我这句低劣的安慰有逻辑问题,他从一个需要安慰的人,变成了安慰我的人。
柏拉图有一种说法,人的学习,其实是在回忆前世的知识。回忆,这个行为突然被赋予了一种”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的意为。
二
我越来越感受到,这个世界是一个概念的世界,所有东西都只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什么,可以怎么理解,可以如何解释,依赖于人们对其的共同意识。我想说的是,概念不是客观的,由人不断地去定义、修改。
彭玺老师在他《机器学习引论》的课上说过,他觉得所有对真理的探求,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都可以抽象化为一个行为模式:探究实体以及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这个说法简直太妙了,暗含的意思是,世界就是实体以及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如果把”实体”替换成”概念“,好像也没有什么错。
争论一种水果应该叫”apple”还是”苹果”,争论一个人是重80kg还是0.08t,这都是很傻的事情。为什么傻?因为一个水果的名字,一个人体重的数据,这些都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是一种为了区别A与B的方法。
语言有非常多的歧义,非常不完美,非常不优雅,但语言不是有人刻意发明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完善,而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某组宇宙规律的体现。就像一个小球从滑坡顶端往下滑,加速度是多少,摩擦系数是多少,我们知道一系列参数,就能知道它未来的行为和状态。它的行为模式都由某一个规则来操控,这个规则被人发现了,被人写下来了。社会发展也是这样的,人类也许永远都发现不了。我觉得自然规则一定是完美的,或者准确地说,自然规则在我们这个宇宙,这个语境里,是完美的。社会发展是自然规则的体现,而语言又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那么语言也必然在无限的时间里臻于完美。
前段时间有一个人发了一段话,然后问我,她这样区分”思维与精神,物质与存在”,是不是有问题。我觉得,对某些概念的认识是否正确,是无所谓或者无意义的事情。”思维”,”精神”,这些词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文化下有不同的意思,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要抓着定义不放,非要把定义弄明白不可,是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我们如果要交流,就需要统一语境。简单地说,我需要知道你在说什么
概念的世界,真的很没意思。我想发这种牢骚,是因为最近老是和一个人吵架,两个人的论点都meaningless。我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在不同的语境下理解问题,我可以吵得很好,但没有意义,这场架我赢了,然后呢?
把对方惹生气了,我要道歉认错的。🤕
三
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我们会去追星呢?想的结果很粗浅,也许是为了填补自己空虚的内心,或者说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追星、玩游戏、看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四种行为,依照我以上关于”世界是概念”的观点,其实没有优劣之分。它们都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只是在我们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下,前两种带来的价值很少,而后两种能带来很大价值,所以前者被一定程度上谴责,后者则被追捧。
我可以以我觉得客观地方式去评价它们,说他们地位平等,但那也是基于一个语境,一个预设。如果真让我说,我觉得前两种是在浪费生命,远比不上后两种来得有价值,这种评判,就基于另一个预设了。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预言:“未来世界的人们,将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自私和被动,他们的文化成为了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真理被淹没在无聊和繁琐之中。”
这不就是现在的我们么?
四
上周的体侧,跑步比去年快了20秒,很惊喜。我的确有坚持跑步,但那不过是每周跑步2-3次,而且不包括假期,而且有时会因为天气、作业等因素影响而放弃,不过是这种小小的变化,就给我带来了这样明显的量化的改变,对我是很大的鼓励。
一直坚持锻炼,其实是我在追逐一个人的方法之一。我在2018年7月份看到了他的博客之后,受他影响非常大。我觉得我的精神和思想较之2018年7月以前,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为什么要读研究生》里,他写道:
所以我决定每天早起和锻炼,坚持了差不多两个月,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跑得更快,精神更好,效率更高了。很多时候可能一开始的动机并不纯粹,可是当养成习惯之后,原来的目的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发现自己在不断向前,看到更漂亮的风景,结识更多的人,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本身就成为了前进的动力。
这是一个很美好的人。
前段时间看到阮一峰老师的每周分享,里面提到说,短时间的运动带不来健康:
运动的减少使得人类的骨骼变薄,肌肉变弱,出现很多健康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心脏病和中风每年导致大约1700万人死亡。许多人意识到,需要减少久坐,增加运动,这导致健身变得非常流行,成为了一种时尚。
问题是,你需要的是长期的、持续的运动增加,而不是间歇性、高强度的健身。即使你每天都去健身房,但只要不去健身房的时候,你还是在久坐,就依然有问题。真正健康的运动模式,要求你在一天中持续地燃烧卡路里,而不是短暂的爆发式燃烧卡路里。
总之,经常去健身,但是其他时间久坐,这仍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长时间的、持续的、低强度或中等强度的活动,似乎会产生最佳结果。过度的高强度活动反而会推动新陈代谢和细胞更新,可能加速衰老过程。
这个说法,我之前没思考过,很有道理,很有意思,保持持续的低强度的运动才是保持健康的方法,所以我上下楼都会选择走楼梯而不是乘电梯,尤其是在学习了4-5小时后。
- 本文作者: Yuang
- 本文链接: http://www.yuuuuang.com/2019/04/27/周记-记忆-概念-庸俗/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