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交了论文,想了想近期的目标,读了书。
一
这周把NUS的毕业论文都写好了,花了大概两周时间。前人已经做好了相关工作,我要做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在前人工作上进行改进,所以论文写作方面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只要讲清楚我提出方法的细节就够了。英文版写好之后,又花了两天时间写川大的中文版论文,因为主要就是翻译工作和排版工作,所以相对来说很快。
周五收到了瑞典皇家理工KTH的offer,machine learning项目。这个项目是竞争最激烈的项目,现在每个人都想赶一趟人工智能的风口,每一个研究生都要和AI搭上一点关系。但是我不打算去了,因为一方面帆不会去,她只收到了查尔莫斯理工CTH的计算数学项目offer,这个项目不如NUS的统计,而且CTH在哥德堡而KTH在斯德哥尔摩。另一方面,我也不想搭AI的车。虽然我一直做的都是AI相关的项目,但是我一贯有一颗逆反的心,不愿意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不喜欢喧嚣吵闹的地方,所以看到周围所有人都在做AI,心里便对AI没有兴趣起来。其实不是没有兴趣,人工智能是一个很美的学科,核心概念涉及到心智、认知哲学,现在大部分人所做的”AI“,只是深度学习这个方向而已。我很有兴趣探索AI的一些原理性概念,比如心智是什么,通用人工智能如何实现,但是我不知道该如何系统地学习相关的领域,也找不到做相关研究的人(也许是我搜索能力不强)。
我是一直计划要读PhD的,但是我觉得自己目前能力不足,所以打算先读硕士,一是进行知识上的积累,二是在老师的实验室帮助做一些工作以便更全面地了解领域内的科研情况。不过就算在NUS读硕士,PhD的申请准备工作从现在开始也要进行了,因为我今年入学,明年就要毕业了。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我要做什么方向的研究工作?我只做过AI相关的研究项目,项目的流程简单地来说,就是针对特定任务提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能够比前人更好地解决这个任务。能够基于自己的idea亲手构建自己的模型,并且在实验中发现这个模型非常有效,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是我不是很喜欢把所有任务都拿深度学习模型来套一套试试效果,这更像工程师而不是研究者。因此我想尝试一些其他领域的科研工作,也许是多媒体、机器人、交叉学科研究,等等等等。目前我最想尝试的,是计算机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我一直觉得社会科学很有意思,社会科学家研究隐藏在由将近百亿规模的人类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揭示出一般性的规律。对现象进行概括的欲望,是人的本性,既然是本能,必然富有快感,至少我知道对我来说,非常快乐。
最近读了梅妮拉的《复杂》,这本书是对复杂性适应系统的科普,我看了对“复杂”的讲解,以及对“混沌”概念的讲解。我很早之前就有这个想法:个体是无序的,但是大量的无序个体却能组成一个有序的集体。我还有一个想法:只要研究透每一个个体的性质,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由个体组成的整体。现在了解的信息多了,知道前一个想法是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后一个想法则是还原论的引申。正是因为我很早就有相关的想法了,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很看得进去,因为讲的内容都是我隐隐约约想过的,作者用更有条理、更具体的文字把这些想法娓娓道来。混沌是系统科学之所以有必要存在的关键一点。正是自然中的混沌现象,以及“测不准定理”,消灭了还原论者的希望,表明对整体的研究没有办法通过研究组成整体的个体而实现,因此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去看待,而不是近乎无限的钻研组成整体的元素。这便是研究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必要性背景。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性系统。
我搜索了相关研究工作,但是都找得很糊涂,google scholar收录的大都是计算机科学的论文与学者,而相关工作往往发表在社科领域,享受了google带来的便利,便遗失了查找信息的能力。我也查找了NUS的老师,没有找到合乎我想法的老师。这个计划便暂时搁置下来。
二
这周通宵了一次,那一天和帆打电话,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聊到了凌晨5点。我想到自己最近作息不健康,往往是3-4点睡觉,11-12点起床,因此便决定通宵一次,当天晚上早点睡,以调整作息。刚来新加坡的一段时间也通宵过几次,1月份到坡,那时候在国内穿羽绒服,但是在新加坡热得要穿短裤拖鞋。我一下子不适应这里炎热的气候,前几天常常热得睡不着觉,上火,不停地喝水却总是口干舌燥。多亏身体强大的适应能力,后来就慢慢习惯了。
当天和朋友吃饭,和他们说我和帆聊到凌晨五点,所以就通宵了,他们感叹我和帆的感情,已经在一起五年半,却还有这么多话聊。我想了想这个问题,原因也许是我和帆异地了五年半,我在川大她在浙大。异地虽然不快乐,但是也保持了我和她之间感情的新鲜感,我们总是能在偶尔相见中得到一些新的情感刺激。又因为我学计算机她学数学,都不是需要和他人交往过多的学科,所以我们也与诱惑保持了一段距离。维持一段感情关系需要巧合,不必觉得自己幸运或者不幸,毕竟既然发生了,那便是注定要发生的。
最近陆陆续续在看《社会性动物》,里面描述的几种社会心理现象,在我看来都非常相似,无非都是个体认知相对于事实现象的偏差,避免这些的办法,只能是尽力在任何需要自己下判断的情况下,客观、理性、辩证地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这样,要不然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误解和矛盾。
- 本文作者: YA
- 本文链接: http://www.yuuuuang.com/2021/04/16/【叶隙集】2-方向与交往/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