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诅咒,不尽人意的音乐会,从他人经历中汲取的教训。
关于PhD的焦虑又涌上心头,对未来的未知和不确定给我的心笼上一层阴翳。我喜爱未知和不确定,因为那代表着多样性,让我能在不同的遭遇中更全面地认识世界。但是关于PhD的未知和不确定,则是另一种含义。朦朦胧胧中我看到有一个远远在那里等着我的安排或者议程,一年或者两年后我就会与它相遇,然而,我一直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去面对它。如果到那时仍然没有准备充分,那么这个在心里发酵已久的想法便因为我的无能而无效了。我无法轻易地探求困难的解决方法。这个世界的空间自由度太大了,我无法用排列组合的方式去尝试每一种方法,我便像是一只无头苍蝇到处徘徊。
这周六去听维多利亚剧院听了音乐会。维多利亚剧院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当年英国人纪念维多利亚一世而建造的,浓浓的殖民地风格。弦乐是这场音乐会的主角,由新加坡交响乐团的乐手演奏了贝多芬的几首二重奏,布鲁赫的几首协奏曲和斯美塔那的《我的一生》。剧院防疫做得很到位,不许我们摘口罩,每个人的前后左右都是空位。工作人员大多是老年妇女,可以一窥新加坡的老龄化现状。来的人不少,我觉得更多的是演奏者的朋友亲人,像我们一样买票的应该不多。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表演水平不合我意,即使是我这样的音乐盲,也听得出来瑕疵和不足,明显不如我在apple music上听到的好听。前段时间,郎朗在卡耐基音乐厅开了演奏会,弹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听者在会后都表示非常震撼。于是我也对这次的音乐会满怀期待,也许正是我的高期待高要求,导致了我对这次音乐会略微消极的评价。现在的音乐技术一直都在提高,耳机设备、乐曲音质等硬软件水平已经不输于现场听音乐。去现场听音乐的巨大差异是,我们能亲眼看到乐手的演奏,感受他们身体的幅度和表情。这实际上是把音乐从视觉的层面表现出来,带给听众以听觉、视觉二维的体验,而非单单的听觉。
这几天有一位同学借宿在我们家中,原因是感情纠纷。我再次从中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也加深了我对一些道理的认识。首先,做事应该果断干脆,犹犹豫豫只会加重自己的负担,甚至让朋友亲人受难。其次,不要相信免费的午餐,谨记付出永远是大于等于收获的,正如在烧菜时加热铁锅,传递给锅子热量的同时,还会因为热效率、热传导等原因损耗相当一部分热量,不可能燃料有多少能量就传递给锅子多少热量。第三,要自己始终掌握主动权,不应该像一只鸵鸟,遇到危险就把头埋在沙子里,等待着问题自己解决,也不应该寄希望于他人,心想着“等到A注意到我和B的问题,A自然会帮我来解决”。
相关文章
- 本文作者: Yuang
- 本文链接: http://www.yuuuuang.com/2021/10/19/「叶隙集」20-音乐会与教训/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