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变了太多了。看着自己前3年的年终总结,发觉自己以前总喜欢写漂亮话,写年终总结也要找几句好看的话来当引子,讨论一些形而上的东西,把人绕得云里雾里。当我这次提笔写2022年的年终总结时,发现自己对这些形式已经提不起兴趣了,只想着把事情说明白、说简单,而且成为博士生之后,学习工作就更忙了,没有很多精力来阅读、写作。2022年的年终总结,其实我早就开始写了,但是实在是太忙,上课、做研究、写论文投稿到学术会议上、还要当助教给学生上课给老师干活,一直写到2023年3月份也没写完。现在暂且把在闲暇时间写下的零碎文字贴上来,之后还会在闲暇之余继续补充的。
年终总结是用来思考、整理自己一年的成长的,另外一年一度的东西,本身也很有仪式感。2022年的年终总结,我就不追求形式了,暂且胡乱写几笔,只求自己能读明白吧。
一
自从21年来新加坡以来,我已经3年没回家过年了。离开父母的照顾,我才发现自己以前有多幸福。有时候半夜饿了,便开始想家,因为以前我每次寒暑假回家,妈妈总会把家里的双开门冰箱塞得满满的,零食水果多得吃不完,放坏了只能丢掉。每次回到和同学合租的公寓,看到客厅又脏又乱,我都会想起自己家里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尘不染的,因为父母一有空就会打扫,把家里收拾得每时每刻都十分整洁。去年成为博士生后,我便有工资了,于是决心要用自己的钱养活自己,不再花父母的钱。有时候看到蛋糕店里精致的蛋糕,或者超市里的水果,我想吃但又下意识地不舍得花钱去买,这时候也会格外想家,因为在家里,我从来不需要考虑商品的价格,想要什么父母都会给我。
我时常觉得自己太被家人宠坏了,对这个世界都没有了概念,甚至都不知道珍惜对自己好的人,因为我总觉得被人真心对待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现在在外面生活,越来越觉得自己好幸运:有这么多人关爱自己;但也会越来越难过: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对待关爱自己的人。
当过了2023年元旦,做了一个简单的减法,突然发现,我竟然已经26岁了。这个数字令人惊悚,因为在我的认知中,26岁应该是一个工作了几年、开始考虑成家的年龄,一切在25岁之后,都会逐渐确定下来,然后剩下的四、五、六十年,就照着这确定下来的路线往下走了。可是26岁的我,好像和自己想象的26岁的人完全不一样。我没有工作,没有家庭,未来也完全没有确定下来,我仍然是一名学生,仍然做着10年前做的事情。
2022年年底的时候,有一个学长博士毕业了,他说在新加坡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准备和女朋友结婚,年后会办婚礼,然后去欧洲度蜜月。我时常会想到他细数着这些安排时的场景,每次我都会感到眩晕,这样的场景,对我来说那么近,过3-4年我也会毕业,也会找一个工作,也总会结婚;但是又离我这么远,我只是一名学生,我做了十几年学生,对工作没有一点概念,也完全不会营算自己的生活,而我竟然很快就要去做那些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了?
当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总是很惊慌。帆就站在一边笑我:这才刚读博士一年都不到,就开始担心四、五年后的生活了。我的性格就是这样,总是担心着未来的事情,想着提前为未来做谋划,于是一直都很焦虑。即便如此,我觉得我在2022年这一年,也比以前的我好太多了。本科的时候一直焦虑着要成为最好的学生,学科的成绩要最好,科研也要做最好,比赛也想做最好。在学校的日子基本上天天在图书馆待到晚上10点闭馆,四年完全不知道学校周围有什么好玩的,也从来没有自己一个人逛过成都。如今回想起来,才觉得自己很傻,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来到新加坡之后,我觉得自己慢慢地变了。我离开了家庭太久,我终于体会到爱别人是一件多么累的事情;我看到了好多不同人的人生,发觉过日子不是非一条路不可的,还有很多可能性;我年龄也更大、激素分泌得不一样了,感觉自己能支配的精力越来越少,思考事情也越来越贪图安稳。我真的想在未来,自己能够好好地去感受这个世界,把自己前20年丢失的人生,再找回来。
二
出国读博是我刚踏入大学就做的决定,并且在本科4年一直在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期间走了很多歧路,但还是傻人有傻福,最后如愿以偿。我从去年3月收到博士的录取通知,到现在也将近1年了。这1年里,我做了、经历了很多事情,并且明显感到自己正在成长,或者说变得和以前不一样。成长是一个很大的主题,这里我所说的“成长”,主要是有关“与人相处”的成长。
我作为一名博士学生,终于被导师领入了科学界。导师带我认识了很多多媒体系统领域的学者,还把我加入到了和台湾清华大学一个研究组的合作中。22年10月,导师介绍我去一个有关虚拟现实的国际会议上当志愿者,帮助组织和维护会议的开展,期间我又认识了很多研究者,看到了学术会议是如何运转的。我一直明白做学术科研也需要维持人际交往,毕竟同行评议是学术圈的基本规则,而学术会议则是构建、维护人际关系的绝佳场所。但是直到我亲身经历(即使仅仅是一名志愿者而不是参会者),我才更深刻地明白这种社会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以前我会害怕和不熟悉的人交流,更别提是与不同国家、人种的人用英语交流了。但是现在我发觉自己能更加自信和主动地与他人接触,因为在与越来越多的不同国家、人种的人交流的过程中,我渐渐发觉大家其实都是一样的,人种、语言实际上不是阻碍沟通的因素,偏见才是。
这一年,我第一次当起了助教,主要任务是每周给学生上习题课、领导其他助教来批改作业和出考试题目。对我来说,当助教的最大挑战就是沟通:首先,要和老师、同事们有充分的交流,这是合作的基础;其次,要和习题课上的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们学期末对我的评教是很重要的指标;最后,就是语言障碍,用英语做专业研讨对我来说不是问题,但是如何在课上随机应变地说英语,实在是一件难事。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准备习题课上面,不仅要准备上课材料,还有练习英语,尽量不让自己的英语影响自己的表达。我也花了很多时间在领导其他助教去批改作业和出考试题上,给他们设定具体的规则和说明、分配工作、整合发布。这些经历都帮助我在与他人相处中,变得更有效率和分寸。当成为老师之后,我才发现作为一名能够给学生带来启发的老师是有多难。很多时候,我会特意为学生多讲一点学科的历史、我的思考,这些小小的附加品,准备起来其实是很花时间的,但是从学生的上课感受来看,差别不会很大。我以前作为学生的时候,从来不会意识到老师为了准备这些内容而付出的努力,而如今当我自己的角色转变之后,才真心地体会到好老师的辛苦,于是打心底里感恩他们对我的教导。
学期末的教学评价,我的分数处在中下,有一个学生好像很恨我,把所有的评价条目都给我打了最低分。帆知道我花了不少精力在助教上,所以为这个评教打抱不平,导师也知道我受了委屈,小心翼翼地问我还打算继续当助教吗。我不是一个很有分寸或者边界感的人,有时候过于随意,有时候过于慎重。每个人对相处的喜好是不同的,但是我对这种不同,没有明确的认知,所以大概有时让他人觉得不太舒服。我想,缺少分寸感的原因是我太少和别人相处了。只和亲近的人相处,那当然行为举止上很随意,因此当我要与没那么亲近的他人相处时,便拿捏不了分寸,呈现出矛盾感:即有时过于随意,有时又过于慎重。人与人相处总是为了获得什么的,不像亲人一样几乎毫无索求,我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所有人都会像亲人好朋友一样对我,这算是缺乏边界感的表现。我还是很喜欢当助教的,我想一直当到毕业。
和越来越多的人交往,我觉得自己变得勇敢、平和以及柔软了。我发现和别人相处其实没有那么困难,自己也可以很阳光、开朗、舒适。我一直都是一个善良真诚的人,但是我曾经(或者现在还是)对自己很自卑,而且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缺点,于是把自己紧紧地裹起来,对别人也很容易抱有尖锐的敌意。这些畸形的性格是在我初高中极端高压的生活中形成的,当时我以为整个世界都这么畸形。我读了大学后,开始接触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人,才知道有这么多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出了国,更时常感受到一些和我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我会去思考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它们会导致什么,这些对他人三观的思考,其实本身也是对我自身的挖掘,挖掘着挖掘着,我才发现自己一直有很多负面的、病态的性格。发现之后,慢慢去改变,慢慢去测试,慢慢地变得更正常。“慢慢变正常”,变得正常对我来说是一种成长,这是一个让人很难过的发现。
最后
每一年的年终总结,我都会在这个部分复制粘贴前几年的总结,然后加上一段对今年的总结和下一年的目标,这次也不例外。
2018年的总结,我有很多话想说。那时我进入大学只有一年多,但这区区一年,就足以使我第一次知道世界有这么大(即使“这么大”的世界也不过是冰山一角)。我仍沉浸在幼稚却浪漫的幻想余温之下,欢脱地赋予各种事物意义,包括赋予自己人生的意义——纵然我连”意义“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就像辛弃疾的词写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019年的总结,我不知该说什么,我发现自己内心有一种卑劣的功利主义倾问。”选择了艰险之路历尽千辛万苦之后却没有获得拯救,那我不是白忙活了吗?“——正是这样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导致了自己的优柔寡断。为了不至于“白忙活”而让自己停留在不怎么艰辛却只会走向最终灭亡的路上——我所怀有的正是这种懒惰、 愚蠢、卑劣的心态。
2020年的总结,我开始有点发现自己很多时候都没在追求幸福,只在寻求世界的意义,这是个天大的错误,更何况所谓的什么”世界的意义“,本身就局限在我那小得不能再小的世界里。据传美国诗人Gertrude Stein在临死前不断地问“答案是什么?”,最终沉吟的却是:“但问题是什么?”我仿佛是这样:在虚无的边缘提出问题的问题,兜兜转转,最后连我自己问的是什么都搞不清楚。
2021这一年,我觉得我实现了2020年年终总结里对自己的要求:做一个朴实的人。我已经努力地去把生活想得纯粹一点、简单一点,做事请更关注意义和效果,不在意别人的想法,不患得患失。2022年的目标,与前文呼应一下,我想也是“当下”和“未来”两个关键词。“当下”:珍惜现在我拥有的东西,努力去改进还不足的地方。“未来”:可以把目光放得再远一些了,开始去安排自己下一个阶段的故事。
2022年的总结,我更加真切地意识到亲人朋友的可贵、更加认识到自己的幸福。我觉得自己在2022年,努力实现着“珍惜现在我拥有的东西”这个2021年终总结里设下的目标;我也成为了博士生,抵达了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部分地“把目光放远,安排下一个阶段的故事”。2023年的目标,我希望是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科研做好,同时要有自己的业余生活,好好感受世界、好好生活、多多体验,另外最重要的是,好好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
相关文章
- 本文作者: Yuang
- 本文链接: http://www.yuuuuang.com/2023/03/31/2022年终总结/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